
面對工作職場,
你是否也常遇到這些問題?
01 我適合什麼職業?
02 產業趨勢如何選擇?
03 如何找到核心競爭力?
04 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?
05 該追求高薪還是興趣?
06 興趣與專業不符怎麼辦?
07 如何判斷工作是否適合?
08 缺乏經驗如何求職?
09 如何有效建立人脈?
10 如何在職場脫穎而出?
11 如何應對職場焦慮?
12 如何提升職場適應力?
13 該深耕專業還是多元?
14 如何規劃長期職涯?
15 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?
16 如何突破職涯瓶頸?
17 轉職如何確保不走錯?
18 如何確定選擇不後悔?
19 沒熱情該怎麼辦?
20 創業還是就業比較好?

職涯發展系列課程
Career Development Series Courses
在過去,職業發展著重在於擁有一項技能,用這項技能可以換取一份長期穩定的工作收入。只要能夠擁有一份工作,就能擁有一份收入。用這份收入,可以擁有遮風避雨的住所;用這份收入,意味著可以養家活口。若技能卓越,更有機會能獨當一面成為老闆,持續提供社會所需的技術與技能。
而隨著世代的變遷,經濟的發展,個人意識的抬頭,職業發展不再是單一為了換取餬口的收入。人們開始注重個人尊嚴與個人發展,開始在意起個人的人生志向、人生抱負,甚至是自我實現。
如何才能擁有一份符合個人的人生志向、抱負、實現自我夢想的工作呢?
莊老師以專業的輔導方法,協助個人做好生涯規劃的準備。藉由各種評量工具、牌卡、測驗,以及豐富的諮商技巧,協助您一起來探究:
-
-
我擁有什麼個人特質?
-
我有什麼內在價值觀?
-
我的職業興趣是什麼?
-
我喜歡擁有那些能力?
-
我的職涯定位是什麼?
-
我如何開始付出行動?
-
具體而言,職涯發展的目的即是看看現在的自己,探討自我各方面的狀況,探索各種可能的發展機會,計畫未來要走的路。




職涯發展系列課程
【模組一】了解內在自己
🎯 目標:盤點自身特質,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
1. 盤點人生經驗(回顧過去)
2. 探索個性特質(性格分析)
3. 找出核心能力(能力盤點)
4. 明確價值觀念(決策準則)
5. 職業興趣探索(確認方向)
📝 產出成果:個人職涯探索畫布
【模組二】探索外在環境與機會
🎯 目標:了解市場與產業趨勢,評估發展機會
1. 產業趨勢
2. 勞工權益 & 求職防詐
3. 職場倫理 & 企業文化適應
📝 產出成果:產業趨勢分析、職場訪談心得
【模組三】確立職涯方向
🎯 目標:明確選擇職涯路徑並擬定發展策略
1. 職涯多元選項探索(就業 vs 創業 vs 斜槓)
2. 行動計畫設定(求職計畫)
3. 人生夢想設定(夢想清單)
📝 產出成果:個人1-3年職涯發展計畫
【模組四】職能養成與實戰準備
🎯 目標:強化關鍵職能,提升職場競爭力
1. 專業職能提升計畫 (提升專業競爭力)
🔸 專業證照:PMP、TIMS、CRM等
🔸 技術專長:程式設計、行銷企劃、財務管理等
🔸 產業技能:UX/UI設計、數位行銷、供應鏈管理等
🔸 專業訓練:專業實習、專案競賽、企業合作計畫等
2. 共通職能提升計畫 (提升跨界競爭力)
🔸 數位技能:AI應用、資料分析、No-Code 工具
🔸 管理能力:專案管理、時間管理、問題解決
🔸 溝通與表達:人際溝通、簡報技巧、影響力談判
🔸 創新適應力:設計思考、數位轉型、職場敏捷
📝 產出成果:個人職能發展計畫
【模組五】求職 / 轉職實戰
🎯 目標:掌握求職技巧,成功進入職場
1. 履歷撰寫技巧(實戰工作坊)
2. 面試問答技巧(模擬面試)
📝 產出成果:個人履歷、求職信 & 模擬面試回饋
【模組六】職涯成長與適應力
🎯 目標:提升職涯韌性,適應變動的職場環境
1. 職場經驗回顧 & 調整策略
2. 持續學習計畫 & 個人品牌經營
3. 職涯轉型準備(應對市場變遷)
📝 產出成果:個人化職涯成長策略
適合對象:
- 13-15歲 國中生
- 16-18歲 高中生
- 19-22歲 大學生
- 23-26歲 社會新鮮人
- 27-35歲 社會在職人士
課程型態:
- 演講、講座
- 半日、全日工作坊
誰適合參加職涯發展課程

🎓 大學生
想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,想了解未來市場趨勢的人

🧑💼 職場新鮮人
缺乏履歷撰寫與面試的技巧,想找到理想工作的人

🔄 想轉職的人
正在職場迷惘,想轉換跑道,卻不知如何規劃下一步的人

🚀 想提升競爭力的人
想強化專業能力與共通職能,並持續提升職場價值的人

熱情=你所喜愛的事+你最擅長的事
專業=你最擅長的事+你能賺錢的事
志業=你能賺錢的事+世界需要的事
使命=世界需要的事+你所喜愛的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