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專案風險管理
Project Risk Management
-
專案風險管理
對於會影響專案進度、成本、範圍、品質等問題進行預防及發展應變對策。 -
為什麼要做風險管理:
在專案中有許多變數皆會影響專案的進行,造成莫大的損失。例如:開演唱會時突然遇到颱風,那演唱會還要不要開?如果要取消該怎麼做?又如果還是繼續進行那要如何進行?這些諸如此類的問題,常常會出現在專案進行的時候,要做到如何預防且碰到問題該怎麼做的計畫,才不會造成手忙腳亂的現象。
每當在進行一項專案時,皆要列出所有會產生的問題,並估算其發生的機率,再對這些風險進行各個因應對策,這樣才不會造成重大損失,等待專案順利完成之後,必須再把這些碰到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,將之納為之後處理新專案的參考。 -
專案風險管理流程包括7項:
- 規劃風險管理:如何對專案實施風險管理活動。
- 辨識風險:找出會影響專案的風險,並記錄各個風險可能會有的特徵。
- 執行定性風險分析:評估風險發生之機率,以及對專案成本、時程等問題訂定風險等級和處理風險的優先順序。
- 執行定量風險分析:針對上一步驟的分析結果,做出風險評估;尤其是成本和時間花費的預估。
- 規劃風險回應:發展備選方案以增加達成專案目標的機會。
- 實施風險回應:實施已獲同意的風險回應計畫之過程
- 監視及控制風險:追蹤已辨識出的風險,檢視決策或行動是否能對應風險;並不斷更新或分析新風險,確保專案有效進行。